水利部召開京杭大運河全線貫通補水有關情況新聞發布會
水利部召開京杭大運河全線貫通補水有關情況新聞發布會
京杭大運河目前保持全線有水狀態
力爭每年實現一次全線貫通
記者從6月28日水利部召開的京杭大運河全線貫通補水有關情況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京杭大運河目前保持全線有水狀態,后續水利部將持續推進補水工作,力爭每年實現一次全線貫通,逐步實現正常來水年份全線有水目標。水利部副部長魏山忠介紹有關情況,并與水利部水資源管理司、南水北調工程管理司負責人回答記者提問。
魏山忠介紹,今年4月至5月,水利部聯合北京、天津、河北、山東四省(市)人民政府,統籌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北延工程供水、四省(市)本地水、引黃水、再生水及雨洪水等水源,向京杭大運河黃河以北707公里河段進行補水。補水期間,主要開展了六方面工作:一是加強河道清理整治。共排查整治黃河以北補水河段河道內障礙物137處,協調補水河道內施工項目1處,清理河道內垃圾5600多立方米。二是抓好水量聯合調度。統籌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北延工程供水、岳城水庫、密云水庫、潘莊引黃、沿線再生水及雨洪水等水源,為京杭大運河累計提供補水量8.4億立方米。三是實施水源置換。京杭大運河及補水沿線累計引出農業灌溉水量3.42億立方米,置換約77.71萬畝耕地的地下水灌溉用水。四是強化水污染防治。嚴格入河排污口監管,確保河道水質安全。五是加強動態跟蹤監測。完成56處地表水站每日水位、流量監測,836處地下水站實時水位監測,開展27處地表水水質斷面、7處水生態斷面和90處地下水水質站的采樣監測,完成4次補水沿線遙感監測。六是加大管水護水力度。累計日常巡查超3000日次,巡河里程超5萬公里。
魏山忠表示,京杭大運河全線貫通補水取得了顯著成效。一是地下水有效入滲回補。京杭大運河黃河以北河段及補水路徑河道入滲地下水量2.69億立方米,地下水水位較去年同期穩定或回升。二是壓減深層承壓水開采。天津、河北等地有序增加大運河沿岸春灌期農業灌溉引水量。對處在深層承壓水超采區的77.71萬畝農田灌溉用水進行了置換,減少了深層承壓水開采量4902.3萬立方米。水源置換區深層承壓水水位比去年同期平均回升9.68米。三是河湖生態環境改善。京杭大運河黃河以北河段水面面積達到45.1平方公里,較補水前增加4.1平方公里;補水水源路徑河道以及衡水湖水面面積增加12.4平方公里。與去年同期相比,京杭大運河黃河以北河段有水河長增加163.4公里,水面面積增加16.6平方公里,衛運河、南運河等干涸、斷流河段實現水流貫通。與補水前相比,25個地表水水質監測斷面中,16個斷面水質類別有所改善,9個斷面水質類別基本穩定,水生態狀況改善。四是促進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京杭大運河全線貫通重塑了大運河文化現實載體,助推了大運河文化煥發活力,帶動了沿線各地保護傳承利用大運河文化的積極性,增強了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人民日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日報、中國水利報等17家媒體記者參加了新聞發布會。
作者:鄧婉穎 呂彩霞 責編: 楊柳